圓滿人生何處尋---盡本份隨緣樂受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0/06/24

一、一般人應有的人生目標:

(1) 每人大腦內皆裝有一部超級攝影機,它將人一生所有的言行、思想鉅細靡 遺地一一錄影下來,等待大限來到時,再依此錄影帶決定上天堂或下地獄。

(2)人生目標:透過不斷的學習與服務,達到慈悲與智慧的最高目標。

二、如何作可心想事成(妻、財、子、祿、壽…如何求)?

(1)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只要依照「了凡四訓」一書之功過表,累積三千善行,即可趨吉避凶扭轉命運(這才是真正的消災解厄)。

(2) 達摩告訴一生勤於捐地蓋廟、供養無數僧尼的梁武帝「陛下所為完全毫無功 德可言」;聖經亦有「不要到菜市場做善事」的說法。所以,無所企求布施 一百元給真正需要之人的功德勝過有目的捐一百億給慈善團體的人。

三、修行的觀念、方法與目標:

(1) 子曰:「朝聞道夕可死」,孝經有言「立身修道,光耀門楣,孝之終也」,所謂 修行乃是修正自己偏差的言行及思想,讓心境能夠不受外界的干擾,達到真 正快樂地活在每一個當下(不管白天或晚上睡覺時)。

(2) 修行者宜「水性楊花+表裡不一」,愈修行愈像平常人、愈謙卑、愈慈悲,人人皆樂於親近,但外圓內方,內心自有定見,出污泥而不染,而非眾人污濁,獨我清高,犯了修行者「自我貢高」的最大忌諱。

(3)「知經不如行經」-力行王陽明先生的「知行合一」學說,將經典的至理用於日常生活之上,方為真正的修行。(佛法生活化)

(4)淨土宗經典-觀無量壽經云「孝順父母及守十善者,才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」。所以,縱使在家修行,只要同時辦理「皈依」及守「五戒」即是佛陀弟子, 再依佛陀腳印前行,即可修成正果,並非一定得出家才可達成此目標。

(5)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境泡影;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佛陀告訴大家「四 大皆空」並不是要大家什麼都放棄,而是要大家在追逐各種目標的當下,能把 握住「擁有他,而不要執著他」的原則,採用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」的行事方 式,才可解脫一切的煩惱與痛苦。

(6)修行的初基為皈依「外三寶」(佛、法、僧),最後應皈依「內三寶」(覺、心、 身);平等覺經亦有言「供養像恆河沙數的聖者,不如自己堅強求取正覺」,所 以,佛在心中不假外求,身外之佛只能教化我們,不能渡我們。所謂「佛渡眾生」乃是身內之佛(即為良知、覺性)渡「眾生知見」。因此,修行者不須汲 汲營營於外在的廟觀,因為你的心就是「道場」了,只需調伏您的心即可「自 性自渡」,何須外求!

四、結論:不論您是否有宗教信仰、是否相信因果輪迴說、是修行者或是追逐名利者;需知五教同源,三教一理,只要將上述方法「信受奉行」不需花大錢,即可讓您心想事成如願滿足。縱使,人沒有來生,最少,您此生可因此通過三關(名利、情、生死關)的考驗,獲得心境上時時刻刻的快樂,一切均能「放下」而活在一切隨緣逍遙自在的當下!您也不吃虧啊!不是嗎! 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圓滿人生何處尋(簡易版)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玄秘紫微斗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